飞机上居然有一直想看的《年少日记》,无聊的旅程一下子有了生机。(下文有剧透,慎入)
电影分为现实线和回忆线,现实线里在中学当老师的郑Sir,郑sir算是现实意义中比较失败的那种人,离了婚,脾气太懦弱,在学校也不太受学生尊重。然而有一天他发现一封未署名的遗书,丧气厌世的遗书内容让他回忆起了童年的一本日记。
他家是2个男孩子,哥哥叫有杰,弟弟叫有俊。哥哥犹如被“练废”的大号,虽然寄托着父母“有杰”的期待,却是个长相俊俏的小废柴,钢琴弹不溜,功课更是吊车尾,弟弟有俊呢,则是样样全能,很为父母长脸的“别人家”孩子。
有头有脸的父亲自然是垂爱弟弟多一些,对有杰有的只是挑剔和捶打,甚至在家庭地位弱势的母亲那里,成绩差到要留级的大儿子,成了婚姻中一根摇摇欲坠的承重柱,对于岌岌可危婚姻的恐惧和怨怼也会时不时投射到这个只有10岁的孩子身上。
有杰为了提高学习成绩,开始了写日记,其实他是个勤奋上进的孩子,但只是天资不在学习这方面,他在日记中表达对弟弟的羡慕,还有对父母爱的渴望,还有长大后的梦想,当个老师,关爱和理解自己所有的学生,非常偶尔的,有时也会记录下被父亲打被弟弟冷落后的厌世情绪:我这样的人就算死了也没人会在乎的吧,世界还是一个样。
片头有杰爬上了天台,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。然而下个镜头有杰稳稳停在了天台下面的一片延伸台。而现实中郑Sir也践行了日记中的承诺,用不懈的努力和爱找到了那个写遗书打算抑郁轻生的孩子。
更多的剧情就不再剧透了,记得准备纸巾!否则会把飞机毯子哭湿别问我怎么知道的😿